血液透析滤过相关知识
1. 您的姓名:
2.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过程中后稀释置换液的补充量应达到()升
20~30升
10升
35升
5升
3.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时后稀释置换法置换液的流速通常与血流量的比例为()
1/4
1/2
2/3
1/1
4. 血液透析滤过后稀释置换法的优点:
毒素清除率高
置换液用量比前稀释多
肝素用量较前稀释少
滤过器膜上不易形成覆盖物
5.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要求血流量不得低于()ml/min
200ml/min
250ml/min
300ml/min
150ml/min
6.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期间注意营养摄入,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
1.0克/(Kg*d)
0.5克/(Kg*d)
1.2~1.5克/(Kg*d)
2克/(Kg*d)
7. 一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大约会丢失多少克蛋白质()
5克
10克
25克
30克
8. 血液透析滤过的主要原理
超滤
弥散
吸附
对流
9. 血液透析滤过适应症有哪些
药物中毒、高磷血症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维持性血透患者:低血压、高血压
对血液透析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心肌病变患者、糖尿病患者
神经病变、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患者
皮肤瘙痒的患者
10. 血液透析滤过器(高通量透析器)的特点
理化性质稳定
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
易吸附蛋白质
对水分具有高通透性、高滤过率
11. 血液透析滤过置换液补充方法
前稀释法
后稀释法
混合稀释法
12.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优点
改善心血管稳定性
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增进食欲
去除中大分子毒素,减少与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缓解继发性甲旁亢
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纠正贫血
13.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前的护理措施
介绍治疗目的,大致经过及配合注意事项
评估患者是否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有无过敏史
选择合适的透析器
评估患者凝血功能,选择置换液补充方式
14.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包括哪些
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监测机器是否正常运行
观察患者血管通路有无异常
首次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者密切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观察各个压力值,注意有无凝血的发生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15.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过程中跨膜压升高的原因
透析器凝血
血液浓缩
血流量过低
超滤率过大
16. 血液透析滤过预冲方法
在线置换液预冲
生理盐水1000ml预冲
滤器膜内预冲流速控制在80~100ml/分,排尽管路及滤器内的气体后将泵速调至200~300ml/分
预冲量达到后必须进行密闭循环并弥散,使滤过膜充分湿化
17.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束后护理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置规范》,严格按照要求对透析单元进行钟末处理
观察内瘘穿刺部位无菌敷料包扎压迫止血
记录实际脱水量,并指导正确称透后体重
指导患者若无头晕乏力等不适方可离开透析室
18. 血液透析滤过置换液的要求
细菌数为0cfu/ml
内毒素<0.03EU/ml
无热原
无有机物
19. 血液透析滤过前稀释置换法的优点
血流阻力小
不易在滤过膜上形成蛋白覆盖层
减少抗凝剂用量
用于无抗凝剂或者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
20. 血液透析滤过是一种不同于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技术,它模拟正常人肾小球的滤过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尿毒素的基础上,结合血液透析弥散清除小分子物质的特点的一种新技术
对
错
21. 血液透析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每60分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一次。
对
错
22. 及时发现透析中低压,失衡综合症等紧急并发症,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
对
错
23. 观察穿刺处或置管处有无渗血,肿胀,管路有无扭曲,受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对
错
24. 置换量的设置根据血流量,超滤量,跨膜压的变化进行调整。
对
错
25. 透析前的患者准备:了解患者病情,称体重,测量生命体征,了解是否有出血倾向,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以减轻其思想的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对
错
26. 透析液的准备:不同品牌及不同型号的血液透析机有不同透析液的配方,开机前和患者上机前单独核对后以免发生错误。
对
错
27. 滤波器的选择:滤过清除溶质的效果,取决于血流量,滤过器的面积,滤过膜筛选系数,超滤率和每次治疗时置换液的总量,已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
错
28. 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生命体征的波动与变化,往往是急性并发症的先兆,护士在巡视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如有恶心呕吐心慌寒战高热等症状。
对
错
29. 患者来院透析时,护士可以从患者的饮食中了解一下每日蛋白质,热量,其他的营养物质摄入情况需从新了解
对
错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