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调查问卷(教师版)
尊敬的老师:
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现状、挑战以及需求。您的回答将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结合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问卷匿名填写,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感谢您的支持!
1. 您的年龄
20-25岁
26-30岁
31-40岁
41岁以上
2. 您的教龄
1年以内
1-3年
4-6年
7年以上
3. 您的最高学历是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及以上
4. 您的专业学历是
学前教育专业
非学前教育专业
5. 您是否接触过非遗的知识或活动?
是 请举例:
否
6. 您所在的幼儿园是否已经尝试将非遗传统技艺融入幼儿课程?
是
否
不清楚
7. 您认为有哪些非遗课程形式适合在幼儿园内展开?
传统手工业(剪纸、泥塑、湖笔制作、蚕丝扇等)
民间音乐、舞蹈
节庆习俗(端午节、中秋节等)
传统游戏(跳房子、踢毽子、踢蹴鞠、投壶)
地方方言/故事
其他:
8. 您认为非遗文化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增强文化认同感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激发幼儿自身创造能力
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发展
其他:
9. 您认为非遗内容是否适合融入幼儿园课程?
非常适合
比较适合
一般
不太适合
完全不适合
10. 您对本地非遗项目的了解程度如何?
非常熟悉
比较熟悉
一般
不太熟悉
完全不了解
11. 您是否愿意尝试设计和实施非遗相关课程?
非常愿意
愿意
一般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12. 您认为非遗课程应如何与现有的课程相结合?
独立主题活动(如家长开放日、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
融入五大领域(语言、艺术、科学等)
作为本园特色课程
其他:
13. 您认为非遗课程实施的主要困难是?
教师缺乏相关知识
课程设计难度较大
幼儿兴趣不足
家长支持度较低
时间/场地限制
缺乏配套资源(教材、工具等)
其他:
14. 您认为有哪些非遗课程形式适合在幼儿园内开展?
传统手工业(剪纸、泥塑、湖笔制作、蚕丝扇等)
民间音乐、舞蹈
节庆习俗(端午节、中秋节等)
传统游戏(跳房子、踢毽子、踢蹴鞠、投壶)
地方方言/故事
其他:
15. 您是否需要非遗相关的专业培训?
非常需要
需要
一般
不需要
16. 您倾向于哪种方式学习非遗教学技能?
线下工作坊
线上课程
园本教研
实地考察非遗项目
其他:
17. 您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支持?
非遗专家指导
课程案例资源包
教学材料/工具
政策支持
其他:
18. 您认为非遗课程对幼儿的长期影响可能包括?
增强文化自信
提升幼儿动手能力
拓展认知视野
促进家庭文化互动(增强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和传承家庭文化)
其他:
19. 您认为幼儿园开展非遗课程的最大意义是?
传承传统文化
丰富课程内容
提升园所特色
其他:
20. 您对非遗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建议或担忧:
21. 您希望幼儿园引入哪些具体的非项目?请举例: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