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调查问卷(兴隆社区上坝自然村寨)

尊敬的兴隆社区上坝自然村寨居民:

        您好!我们是贵州财经大学研究团队,正在开展关于乡村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学术研究。您的真实回答将为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本问卷匿名填写,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不会泄露个人信息。完成问卷约需10分钟,感谢您的支持!

        本人在此郑重承诺:本次问卷调查为匿名填写且仅供学术研究。问卷结果不会公开,不会用于商业目的,恳请您放心填答。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别:
2. 您的年龄:
3.

在村寨居住年限:

4.

教育水平:

5.

家庭年收入(元):

第二部分:旅游影响感知

6. 经济影响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乡村旅游显著提高了我的家庭收入。
旅游开发为本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如民宿、手工艺)。
旅游收入分配公平,普通居民能从中受益(反向题:收入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7. 社会文化影响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游客涌入导致土家族传统节日(如土家年、女儿会等)的参与度下降。
旅游发展使本地居民与游客之间产生文化冲突(如语言、习俗)。
旅游开发促进了土家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反向题)。
8. 环境影响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旅游开发加剧了村寨的垃圾污染问题(如村寨周边垃圾堆积)。
游客过多导致村寨水资源(如河流、井水)受到破坏。
旅游发展提升了居民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反向题)。

第三部分:环境责任行为

9. 日常行为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会主动清理游客或自家产生的垃圾。
我节约使用水电等资源(如随手关灯、循环用水)。
我使用环保材料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如竹编餐具)。
10. 集体行为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参与过村寨组织的生态保护志愿活动(如植树、河道清理)。
我支持通过“村民会议”制定环保规约。
11. 监督行为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曾向村委会举报破坏生态的商业开发行为(如乱砍滥伐、乱搭建)。
我会劝阻游客破坏环境的行为(如乱丢垃圾、攀折花木)。
我参与过社区碳足迹核算活动(如记录家庭能源消耗,如用电、水等)。

第四部分:社区认同

12. 归属感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认为自己是村寨环境保护的重要成员。
村寨的生态环境质量与我的生活幸福感密切相关。
13. 参与意愿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支持通过村民大会讨论生态保护政策。
我愿意为保护村寨环境牺牲部分个人利益(如减少旅游经营收入)。
14. 集体效能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我相信村民团结起来可以有效改善村寨环境。
即使他人不参与环保,我仍会坚持自己的环保行为(反向题)。

其他的中介变量

1.差错管理氛围

15. 容错性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社区允许居民提出非常规的环保方案(如利用土家族传统知识治理污水)。
因环保经验不足导致的失误不会被公开批评。
16. 支持性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政府会为居民提供生态保护技能培训(如堆肥技术)。
社区为环保实践提供资金或物资支持(如发放分类垃圾桶)。
17. 反馈机制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村委会定期收集居民对环保政策的反馈意见。
政府会公开环保政策执行中的失误案例以供学习。

2.备用中介变量:预期内疚

18. 预期内疚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如果我不参与村寨环保活动,我会感到内疚。
破坏村寨生态环境会让我产生强烈的自责感。
我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后代留下生态负担。
3.生态补偿感知(新增调节变量)
19. 预期内疚
  • 很不符合
  • 不太符合
  • 一般
  • 比较符合
  • 完全符合
政府的生态补偿政策(如积分奖励)让我更愿意参与环保。
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增强了我对环保政策的信任。
生态补偿让我感受到环保行为的经济价值。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