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医学伦理认知与实践的调研问卷
尊敬的参与者:
您好!本问卷旨在了解医学生对传统医学伦理的认知及其在当代医疗实践中的传承现状。问卷匿名填写,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耗时约5-8分钟。题目无对错之分,请根据实际学习体验作答。
感谢您为医学人文发展贡献宝贵声音!
1. 您的年级
本科1-2年级
本科3-5年级
研究生
2. 您的专业方向
临床医学
护理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预防医学
儿科学
精神医学
口腔医学
康复治疗
全科医学
3. 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传统医学伦理
医学伦理学课程
《大医精诚》《希波克拉底誓言》等文献阅读
医院见习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
医影视作品/社交媒体(如《医心》《人间世》)
从未系统学习
4.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伦理原则对现代医生最重要
医者仁心(以患者为中心)
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患者)
治未病(预防为主)
精勤不倦(终身学习)
医不贪财(廉洁行医)
5.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是否将传统伦理与现代案例结合教学
经常(如用“孙思邈拒收财礼”讨论当代红包问题)
偶尔
从未
6. 您是否有过临床见习/实习经历
是
否
7. 在见习中,您是否遇到过以下传统伦理与现实冲突的场景
带教医生因时间压力简化知情同意流程(违背“精诚”)
患者家属要求隐瞒病情(传统“保护性医疗”vs现代自主权)
科室绩效考核导致过度检查(与“医不贪财”矛盾)
未观察到明显冲突
8. 面对上述冲突,您的态度是
传统伦理应优先遵守
需根据现实灵活调整
现代规范更适用
感到困惑,需更多指导
9. 在课堂学习中,您是否发现以下传统医学伦理原则与当代医疗实践存在冲突
“患者隐私保护”原则与医疗数据共享需求的矛盾(如临床研究需调取患者数据)
“医者亲自诊疗”原则在远程医疗中的适用困境(如AI问诊取代面诊)
“生命至上”原则与医疗资源分级管控的冲突(如ICU床位优先分配给预后更佳者)
“医不欺瞒”原则在保护性医疗中的两难(如向晚期患者隐瞒病情)
未感知到明显冲突
10. 当教师讲授传统伦理时,您更希望如何理解其现实意义
通过历史对比(如比较《大医精诚》与《赫尔辛基宣言》的患者权利观)
通过虚构案例推演(如设计“AI时代如何践行‘医者仁心’”情景剧)
通过数据实证(如统计践行传统伦理的医生职业满意度)
11. 您认为在以下新兴技术中,传统伦理最能发挥作用的是
AI辅助诊断(如“医者亲自诊疗”原则)
AI辅助诊断(如“医者基因编辑(如“人命至重”对技术滥用的警示)
器官移植(“仁爱”精神指导资源分配)
12. 未来执业时,您会主动应用传统医学伦理原则吗
会,作为行医准则
视情况选择性使用
更依赖现代法律和医院制度
尚未明确
13. 您认为当前医学伦理教育最需要加强的是
传统经典深度解读(如《大医精诚》结合医患纠纷案例)
新兴技术伦理实训(如基因编辑知情同意模拟演练)
临床实践伦理督导(带教老师实时点评伦理决策)
跨学科伦理研讨(与法律、AI专业学生联合工作坊)
14. 请提出一项具体的教育创新建议,帮助医学生更好传承传统伦理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