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耕文化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 以美丽南方美童耕读园为例
广西农耕文化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 以美丽南方邮谷美童耕读园为例(以下简称“美童耕读园”)
尊敬的各位问卷填写者: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时间参与本次的问卷调查。本问卷只在深入了解美丽南方美童耕读园农耕文化融入研学旅行中的应用探究,特别希望通过您的视角能够看到美丽南方美童耕读园研学活动的现状。本质调查将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和回答用于学术研究不会透露个人信息。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助,祝您工作顺利,学业有成,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
1.请问您是?
学生
家长
教师
其他
2.请问您的年龄是?
18岁以下
18岁-24岁
25岁-40岁
40岁以上
3.请问您的成长环境是?
农村地区
城镇地区
城市地区
4.请问您参与美童耕读园农耕文化类研学活动的次数是?
从未参与
1次
2-3次
4次及以上
第二部分美童耕读园体验评价
5.您认为美童耕读园的农耕研学课程内容是否丰富?
非常丰富
较丰富
一般
较单一
6.您在美童耕读园参加过哪些与农耕文化有关的研学课程?(可多选,如有其他请补充)
蔬果采摘
石磨豆浆
土坯制作
挖土豆马铃薯红薯等
砍甘蔗
农具使用(如镰刀,打谷机)
榫卯结构凳子拼装
制作稻草人
其他(请注明):
7.您认为在美童耕读园参加的农耕文化有关的研学课程是否紧密贴合 “农耕文化” 主题?
是(每个环节均围绕农耕知识、技能或文化)
否(存在与农耕无关的商业推销、娱乐化环节)
8.您认为美童耕读园对广西地域特色农耕文化(如壮族农具、亚热带农业)的挖掘是否充分?:8.
充分体现(如讲解壮族农耕历史、使用本地特色农具)
有体现但较浅(仅提及地域元素,未深入文化内涵)
未体现(活动与广西农耕特色无关)
9.您对课程中互动性和实践性的评价如何:
强
一般
弱
10.请问您在美童耕读园的研学过程中,研学导师是否能清楚且生动地讲解农耕文化知识?
非常清楚生动(结合文化背景深入讲解)
比较清楚(能讲解基本操作和简单文化知识)
一般(讲解内容零散,文化知识较少)
不太清楚(仅引导活动,缺乏文化讲解)
完全不清楚(未涉及文化知识讲解)
第三部分 改进意见和需求
11.您认为美童耕读园在研学课程中应侧重哪方面?
○文化知识讲解(如二十四节气,引水灌溉,智慧农业的科普)
○实践体验(如农具使用,春收秋收农事体验)
○二者结合(如农事实践过程中融入当地民俗文化)
12.您认为美瞳耕读园当前研学活动最需改进的是:
活动深度(如文化讲解不足)
安全性(如农具使用指导)
课程目的设置理念(偏离研学的初心和意义)
实践活动类型(农事活动体验单一)
地域特色应用程度(广西地域特色农业)
趣味性互动和热身
其他:
13.请问您之后参加美童耕读园的农耕文化类研学活动,还希望能体验到以下哪些内容?
水稻种植/收割(如桂林龙脊梯田农耕模拟)
摸鱼捉虾
桑蚕养殖(广西特色农业)
壮族传统农具使用(如木犁、竹编器具)
民族节气活动(如壮族“三月三”农耕习俗,壮族霜降节)
其他(请注明):
14.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您认为课程应如何调整?(开放式问题)
15.对于美瞳耕读园研学基地,您认为还存在什么不足的地方?(开放式问题)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