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对 AIGC 内容信任度的影响因素调研
一、基本背景信息
1. 您的年龄:
<18岁
18-22岁
23-25岁
25岁及以上
2. 您的最高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
本科
硕士
博士及以上
3. 您的专业/职业领域(可多选):
文学、历史、哲学
新闻传播、法学
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
商科
其他,请说明:
4. 您目前的身份:
在校学生(本科/硕士/博士)
职场人士
自由职业者
其他,请说明:
5. 您通常多久接触一次AIGC内容(如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
每天多次
每天1次
每周3-5次
每周1-2次
每月1-3次
很少接触
二、AIGC使用场景与熟悉度
6. 您通常通过哪些渠道接触AIGC内容?(可多选)
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
新闻资讯平台(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
学习工具(AI论文辅助、翻译工具)
娱乐平台(AI绘画、音乐、视频生成)
办公软件(智能文档、PPT生成)
生活服务(智能客服、推荐系统)
其他,请说明:
7. 您使用过哪些AIGC工具或平台?(可多选)
对话生成型(如文心一言、ChatGPT等)
视频/图片生成型(如DALL-E、Midjourney等)
文本生成或编辑型(如讯飞听见、剪映AI剪辑等)
其他,请说明:
8. 您认为区分AIGC生成内容与人工创作内容的难度如何?
非常容易
1
2
3
4
5
非常难
三、信任度核心影响因素
9. 我认为AIGC生成的内容通常具备事实准确性。
1(非常不符合)
1
2
3
4
5
5(非常符合)
10. AIGC内容的逻辑连贯性让我觉得值得信赖。
1(非常不符合)
1
2
3
4
5
5(非常符合)
11. AIGC内容能够完整呈现关键信息,没有明显遗漏或模糊。
1(非常不符合)
1
2
3
4
5
5(非常符合)
12. 当AIGC内容涉及专业领域时(如医学、法律),我认为其内容可靠性如何?
1(非常不可靠)
1
2
3
4
5
5(非常可靠)
13. 我能清晰识别AIGC内容是否标注“AI生成”(如文字提示、水印等)。
1(非常不符合)
1
2
3
4
5
5(非常符合)
14. 若AIGC内容出现错误,我认为平台能有效追溯错误来源(如算法、数据问题)。
1(非常不符合)
1
2
3
4
5
5(非常符合)
15. 平台对AIGC技术原理的解释(如算法如何生成内容)会增加我的信任。
1(非常不符合)
1
2
3
4
5
5(非常符合)
16. 知名机构(如新华社、央视、高校)发布的AIGC内容让我更愿意相信。
1(非常不符合)
1
2
3
4
5
5(非常符合)
17. 个人创作者(如博主、UP主)使用AIGC生成的内容,我会谨慎判断其可信度。
1(从不主动判断)
1
2
3
4
5
5(总是主动判断)
18. 如果AIGC内容未标注来源或生成主体,我会怀疑其真实性。
1(从不怀疑)
1
2
3
4
5
5(总是)
19. 我会将AIGC内容作为学习、工作或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1(从不)
1
2
3
4
5
5(总是)
20. 当AIGC内容与我了解的信息冲突时,我更倾向于相信哪一方?
1(总是相信AIGC内容)
1
2
3
4
5
5(从不相信AIGC内容)
21. 我愿意向他人推荐我认为可信的AIGC内容。
1(非常不愿意)
1
2
3
4
5
5(非常愿意)
22. 我担心AIGC内容可能包含虚假信息、偏见或误导性内容。
1(从不担心)
1
2
3
4
5
5(总是担心)
四、信任决策与外部影响
23. 您判断AIGC内容可信度时,最关注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最多3项)
内容是否标注“AI生成”
发布平台/机构的权威性
内容本身的逻辑与事实准确性
数据来源是否明确(如引用文献、统计数据)
他人评价或推荐(如评论区反馈)
个人过往使用AIGC的经验
内容是否经过第三方审核或认证
其他,请说明:
24. 看到AIGC内容后,您会主动核查其真实性吗?
总是会(如搜索验证)
经常会
偶尔会
很少会
从不
25. 对于国家要求AIGC内容必须标注“AI生成”的政策,您认为这一政策会如何影响您对AIGC内容的信任度?
显著提高信任
稍有提高信任
无影响
稍有降低信任
显著降低信任
26. 您认为社交媒体上传播的AIGC内容(如AI生成的新闻、视频)的可信度如何?
高于人工创作内容
差不多
低于人工创作内容
五、开放式问题
27. 您对AIGC内容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28. 您认为提高AIGC内容可信度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