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旅游可持续性问卷调查
1.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25岁
26-35岁
36-45岁
46岁以上
2. 您的身份:
在校学生
教职工
本地居民
外地游客
其他
3. 您到访广州大学城的频率:
首次到访
偶尔到访
每月1-2次
每周1次及以上
4. 您认为广州大学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多选)
高校建筑与校园文化(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科技与创新资源(实验室,创业基地,科技成果展)
自然与人文景观(中心湖,岭南印象园,博物馆)
文体活动(学术讲座,体育赛事,艺术展览)
其他
5. 您对大学城以下资源的体验满意度如何?(1-5分,1分为最低)
高校开放性与文化设施
1
5
科技互动设施
1
5
自然景观维护
1
5
公共活动丰富性
1
5
6. 您认为广州大学城的区位优势在于?(多选)
毗邻广州市区,交通便利
周边旅游资源丰富(长隆,珠江夜游等)
高校集群形成独特文化地标
与城市科创产业联动紧密
7. 您是否感受到旅游空间与教育空间的复合性?(如学术场所开放参观,校园活动与旅游结合)
非常明显
较明显
一般
不明显
未关注
8. 你认为以下哪种方式最能体现“教育+旅游”的复合价值?
开放高校实验室,图书馆供游客体验
举办面向公众的学术讲座或科普活动
开发高校主题研学路线(如校史,学科特色)
其他
9. 您认为大学城旅游发展需优先关注的可持续性问题是?(多选)
生态环境承载力(如垃圾处理,绿化保护)
学术与旅游活动的平衡(避免干扰教学)
交通拥堵与停车管理
文化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
10. 您是否注意到大学城的环保措施?(如垃圾分类,共享单车,低碳标识)
非常明显
较明显
一般
未关注
11. 您认为广州大学是否适合推广“低碳旅游”模式?
非常适合
较合适
一般
不适合
12. 您认为大学城旅游发展应如何促进本地社区(居民/师生)参与?(多选)
设立社区旅游咨询委员会,让居民参与决策
开发师生主导的特色体验项目(如校园导览,科研科普工作坊)
建立旅游收益反哺社区建设的机制(如改善公共设施)
加强游客与居民的互动活动(如文化市集,志愿讲解)
13. 您是否愿意使用大学城开发的数字化旅游工具?(如AR校园导览,小程序预约系统)
非常愿意
较愿意
一般
不愿意,原因是(如隐私顾虑/操作复杂/缺乏需求)
14. 您认为大学城目前的低碳交通措施(如共享单车,新能源接驳车)是否便利?
非常便利
较便利
一般
不便利
15. 您认为大学城夜间旅游潜力如何?(如灯光景观,夜间文化活动,校园夜市)
潜力巨大,应重点开发
有一定潜力,需完善配套
不适宜发展夜间旅游,担忧因素(安全问题,噪音扰民,管理难度或者其它)
16. 您是否愿意购买大学城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如高校IP周边,科研成果转化商品)
非常愿意
较愿意
一般
不愿意
17. 您对提升广州大学城旅游可持续性的建议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