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完成3-5小题。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图为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小题。
(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9小题。
(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红色旅游景点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构成要素主要有革命历史遗迹、革命纪念设施和伟人故居。我国红色旅游景点众多,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和军事战略智慧的体现。下图是长征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景点密集区的空间分布图。完成10-12小题。
(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已设立的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完成13-15小题。
(2023·广西·中考真题)小明在欣赏“祖国风光”邮票时,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地理信息。图为该套邮票中的4张。完成16-17小题。
(2023·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中考真题)凭借特色烧烤火爆“出圈”的山东淄博成为网红城市后,这座老工业城市突然“复活”,仅2023年3月份就接待游客480万人次。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完成18-19小题。
(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目前,我国农村有农民在住房屋顶、农业大棚、草场、水塘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既可以自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20小题。
(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除夕夜,北方包饺子迎新年,南方年糕扑鼻香,我国南北方地理差异显著,完成21-23题。
(2022·青海·统考中考真题)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是公历2022年6月3日。“吃粽子”“赛龙舟”“系五色线”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小题。
(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中考真题)袁隆平院士团队在盐碱地上选育出新型“海水稻”,亩产量可高达800kg。盐碱地成粮仓,全国至少可增加1亿亩耕地,能有效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下图是我国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分布图,据此完成26-27小题。
(2022·辽宁辽阳·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完成28-29小题。
(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很多生产性建筑是劳动人民根据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建造而成的。图所示为我国某地生产葡萄干的荫房,平顶,墙体多由土坯垒砌,多孔。据此完成30-31小题。
(2022·辽宁葫芦岛·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32-35小题。
(2021·重庆云阳·统考中考真题)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36-38小题。
(2021·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39-40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