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药物外渗理论知识考核

一、基础概念(单选,每题2分,共10分)
1. 药物外渗的明确定义是()
2. 高渗性药物(如甘露醇)外渗导致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是()
3. 以下哪种药物外渗后易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4. 药物外渗与药物渗出最主要的区别是()
5. 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二、风险识别(多选,每题4分,共20分)
1. 以下属于高风险外渗药物的是()
2. 外渗高风险患者的特征包括()
3. 药物外渗的早期临床表现包括()
4. 需立即报告医生的情况是()
5. 以下关于外渗评估的记录内容,正确的是( )
三、应急处理(单选+多选,共30分)
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化疗药物外渗后,首选的局部处理措施是()
2. 葡萄糖酸钙外渗时,推荐使用的拮抗剂是()
3. 外渗处理的第一步是()
4. 去甲肾上腺素外渗时,正确的处理是()
5. 外渗导致皮肤水疱时,护士应()
1. 外渗应急处理的关键步骤包括()
2. 冷敷的适用场景是()
3. 需避免局部加压包扎的情况是()
4. 外渗后使用拮抗剂的目的是()
5. 外渗处理后的观察要点包括()
四、预防措施(单选+多选,共30分)
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输注发疱剂(如长春新碱)的首选通路是()
2. 预防外渗的核心措施是()
3. 输注高危药物时,护士应至少每____分钟评估一次穿刺部位()
4. 以下哪项操作会增加外渗风险?()
5. 患者输注多巴胺时,最合适的穿刺部位是()
1. 预防外渗的护理措施包括()
2. 患者教育内容应包括()
3. 输液泵在预防外渗中的作用是()
4. 穿刺部位选择的原则包括()
5. 制度管理层面的预防策略包括()
五、综合应用(多选,每题5分,共10分)
1. 患者输注胺碘酮时,穿刺部位出现苍白、皮温低、疼痛。此时应()
2. 化疗患者输注紫杉醇后,穿刺点周围红肿、触痛,无渗出。护士应()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