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神话:悟空》的内容创新和传播策略调查问卷
1. 1. 您的性别:
男
女
其他
2. 2.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24岁
25-30岁
30岁以上
二、游戏认知与接触
3. 1. 您是否了解《黑神话:悟空》?
非常了解(体验过/深度关注)
了解(看过宣传/直播)
听说过
完全不了解
4. 2. 您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款游戏?(可多选)
社交媒体(抖音/B站/微博等)
游戏平台(Steam/Epic等)
新闻媒体报道
朋友推荐
其他
三、内容创新评价
5. 您认为《黑神话:悟空》最突出的创新点是?(可多选)
中国神话IP的现代化改编
画面表现力(画质/美术风格)
战斗系统设计(连招/BOSS战)
剧情叙事方式
开放世界探索机制
其他
6. 对游戏中“西游记”元素的创新呈现,您的感受是:
非常新颖,颠覆传统认知
有新意,但保留经典内核
中规中矩
缺乏创新
未体验不了解
7. 您认为游戏在文化传播方面的表现如何?
非常好,有效输出中国文化
较好,展现了部分文化细节
一般,文化元素仅为点缀
较差,未感受到文化特色
您认为游戏在“角色塑造”上的创新点体现在哪里?(可多选)
主角“悟空”的暗黑/成熟化人设
反派(如妖怪)的背景故事立体化
非战斗NPC的互动叙事设计
经典角色(如唐僧、八戒)的颠覆性改编
其他
8. 对游戏中“场景设计”的创新感受是:
完全打破传统西游场景认知(如机械佛寺、废土花果山)
融合现实与幻想元素(如云雾山水+光影特效)
注重细节考据(如建筑纹饰、服饰还原)
未体验不了解
9. 您如何评价游戏的“战斗系统创新”?(可多选)
格挡/架势系统增加策略性
变形技能(如七十二变)与关卡解谜结合
BOSS战机制独特(如阶段变化点克制)
连招流畅度优于同类作品
无明显创新
10. 在“叙事手法”上,您认为游戏的创新之处是:
碎片化叙事(通过道具/场景暗示剧情)
多结局设计可能性
电影化镜头语言(如长镜头、动态运镜)
结合神话传说的隐喻表达
未体验不了解
11. 若满分10分,您对游戏“技术创新”(如引擎应用、画质表现)的评分是:
1-3分
4-6分
7-8分
9-10分
四、传播与影响力
12. 您是否主动分享过游戏相关内容(如视频、截图、讨论)?
经常分享
偶尔分享
从未分享
13. 您认为《黑神话:悟空》的传播亮点是?(可多选)
高质量实机演示
情怀营销(西游记IP)
主播/网红带货
文化话题争议性
官方持续爆料
其他
14. 游戏的“中国风”元素是否吸引您向外国朋友推荐?
非常吸引
比较吸引
一般
不吸引
15. 您主要通过哪些平台关注《黑神话:悟空》的动态?(可多选)
B站
微博
抖音
知乎
Steam社区
海外平台(YouTube/Twitter)
游戏论坛(NGA、贴吧)
其他
您是否会因为以下KOL的推荐而关注游戏?(按信任度排序,1=最信任)
头部游戏主播(如老番茄、女流)
文化类UP主(如混知、意公子)
行业媒体/评测机构(如IGN、游民星空)
海外知名玩家(如Shroud、Ninja)
素人玩家(如Steam评论区高赞用户)
您更倾向于哪种类型的KOL内容?(可多选)
深度剧情解析
搞笑整活视频
技术细节拆解(如引擎表现)
文化彩蛋挖掘
玩家挑战记录(如速通、无伤通关)
16. 您如何看待《黑神话:悟空》与瑞幸咖啡、英伟达等品牌的跨界合作?(单选)
非常认可,能扩大游戏影响力
比较认可,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一般,对游戏体验无影响
不认可,偏离核心玩家需求
五、开放题(可选答)
17. 1. 您希望《黑神话:悟空》在后续更新中增加哪些创新内容?
18. 2. 您认为游戏在文化传播方面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