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调查说明:本问卷采用李克特 5 级量表,请根据实际感受勾选相应选项
评分标准:① 非常不同意② 不同意③ 一般④ 同意⑤ 非常同意
所有数据仅用于教学研究,感谢您的认真填写!
一、教学模式感知评价
(一)线上资源建设
1. 线上预习资源(微课/案例库)对理解课程内容具有显著帮助
2. 线上测试系统能及时反馈知识掌握薄弱点
3. 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分类清晰便于查找
4. 视频案例的动画演示有助于理解法律程序
(二)翻转课堂实施
5.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设计能激发对经济法问题的深入思考
6. 课堂讨论环节教师的引导能有效提升案例分析能力
7. 课前学习任务难度设置合理,具有挑战性
8.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法律思维的碰撞
(三)案例教学质量
9. 真实商业案例(如会计舞弊案例)增强了法律条文应用能力
10. 模拟法庭活动提升了法律实务操作技能
11. 案例分析的递进式问题设计有助于构建法律推理逻辑
12. 跨学科案例培养了会计与法律的复合型思维
(四)课程思政融合
13. 职业道德案例强化了我的职业责任感
14.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理解更加深刻
15. 商业伦理讨论提升了诚信经营意识
16. 立法背景解析增强了法治社会的认同感
二、学习效果评估
(一)知识掌握
17. 能准确区分公司法、合同法等经济法分支的核心条款
18. 熟悉企业设立、合并等流程的法律要件
19. 掌握商业票据法律效力的认定标准
20. 理解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定要求
(二)能力提升
21. 能解决会计实务中的合同审查、税务合规问题
22. 能独立撰写基础法律文书(如催款函)
23. 能识别企业运营中的常见法律风险点
24. 可运用法律检索工具查询最新司法解释
(三)素养融合
25. 工作中遇到法律风险时能主动寻求法务支持
26. 处理经济业务时会优先考虑法律后果
27. 形成定期查阅财经法规更新的职业习惯
28. 能辩证看待商业利益与法律约束的关系
三、教学实施反馈
29. 课堂讨论等过程性考核能反映学习投入度
30. 教师对案例报告的点评具有指导意义
31. 课程节奏安排有利于知识消化吸收
32. 考核方式能全面评估"法务会计"核心能力
33. 教师能及时回应线上学习疑问
34. 课程拓宽了职业发展方向的可能性
四、开放性问题
35. 请举例说明本课程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教学环节,并解释原因:
36. 你认为现有教学模式在培养"会计+法律"复合能力方面还有哪些改进空间:
37. 通过本课程学习,你在职业价值观(如诚信意识)方面有哪些新认知: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