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牛”vs“社恐”的社交逻辑差异研究
1. 您的性别:
男
女
其他
2. 您的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
3. 您更习惯哪种社交方式?
线上(如微信、游戏、社群)
线下(如聚会、社团活动)
两者差不多
4. 如果用“社牛”(擅长社交)和“社恐”(害怕社交)形容自己,您更接近?
社牛
社恐
中间状态
分场合而定
5. 您认为自己的社交倾向主要受什么影响?
天生性格
家庭环境
朋友/同学影响
网络文化
其他
6. 在陌生场合(如新生聚会),您通常会:
主动聊天,快速融入
等人搭话,慢慢适应
尽量不说话,希望早点走
7. 您是否有过以下体验?(可多选)
线上聊天很自在,见面却紧张
担心说错话被嘲笑,干脆沉默
在小组中主动当组织者或发言人
假装玩手机避免和人对视
8.如果被贴上“社牛”或“社恐”的标签,您觉得会改变您的社交行为吗?
会,更刻意符合标签
会,反而想打破标签
不会,按自己习惯来
没被贴过这类标签
9.当别人用“社牛”或“社恐”评价您时,您更在意以下哪种反应?
朋友因此对您有固定看法(如社牛必须活跃)
他人因此减少/增加与您的互动
自己产生心理压力(如社恐就该沉默)
无所谓,不影响我
10. 您会因为社交问题感到焦虑或孤独吗?
经常
偶尔
很少
从不
11. 当感到社交焦虑时,您通常如何应对?
自己消化(如听歌、打游戏)
找朋友倾诉
直接逃避
其他
12. 您认为“社恐”标签对您有压力吗?
是,总觉得自己有问题
否,只是描述状态
没想过
13. 如果必须参加社交活动,您更担心什么?
冷场尴尬
被负面评价
浪费时间和精力
没什么担心的
14. 您认为“社牛/社恐”标签对人际关系的主要影响是?(可多选)
快速找到同类朋友
被误解真实性格
他人主动邀约社牛/回避社恐
不敢展现另一面
15.当您得知某人被称作“社恐”时,您可能如何对待TA?
主动照顾TA的情绪
减少邀请TA参加活动
和平时一样
觉得TA需要改变
16. 社交能力对您以下哪些方面影响最大?(可多选)
自信心
朋友数量
学习/实习机会
心理健康
17. 用一句话形容您的社交状态,会是什么?
18. 您是否曾因“社牛/社恐”标签获得意外的人际机会或困扰?请举例。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