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配套第二章
您的姓名:
班级
1.宪法的最高效力表现在下列哪个选项中? ()
A.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
B.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
D.宪法是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集中表现
2.“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被认为是关于近现代宪法的真理性认识。首先明确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马克思
B.毛泽东
C.卢梭
D.列宁
3.宪法的本质被认为是哪一种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
A.阶级
B.政治
C.利益集团
D.阶层
4.在中国,将“宪法”一词作为国家根本法始于哪一时期? ()
A.18世纪8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辛亥革命以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5.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
A.历史传统
B.民族组成
C.文化传统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6.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叫作()
A.刚性宪法
B.柔性宪法
C.不成文宪法
D.协定宪法
7.把宪法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之所以是科学的分类方法,是因为它()
A.揭示了宪法的内容
B.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
C.揭示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D.总结了宪法形式的特点
8.典型的不成文宪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9.根据宪法分类理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12.1.21)
A.成文宪法也叫文书宪法,只有一个书面文件
B.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C.1830年法国宪法是钦定宪法
D.柔性宪法也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0.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英国宪法学家提出的一种宪法分类。关于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司考.2017.1.21)
A.不成文宪法的特点是其内容不见于制定法
B.宪法典的名称中必然含有“宪法”字样
C.美国作为典型的成文宪法国家,不存在宪法惯例
D.在程序上,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内容可像普通法律一样被修改或者废除
二、多项选择题
1.宪法的定义应当包含下列选项中的哪些内容?()
A.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
B.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
C.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D.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2.根据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宪法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类型? ()
A.成文宪法
B.制定宪法
C.文书宪法
D.不成文宪法
3.刚性宪法是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其一般有哪些特征? ()
A.制定或修改宪法的机关是特别成立的机关而非普通机关
B.制定或修改宪法的程序严于一般立法程序
C.不仅制定或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立法机关,而且制定或修改宪法的程序也不同于普通程序
D.具有比柔性宪法更高的法律效力
4.下列关于宪法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按宪法的形式不同,可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制度、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可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C.按制定宪法的主体不同,可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D.以上属于宪法的实质分类
5.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被称为协定宪法。根据这一定义判断,下列哪些宪法属于协定宪法? ()
A.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C.1848年《意大利宪法》
D.1830年《法国宪法》
6.宪法和部门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A.法律效力
B.法律内容
C.表达形式
D.制定程序
7.英国宪法作为不成文宪法,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A.效力高于一般法律
B.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复杂
C.宪法规范散见于若干宪法性文件
D.宪法习惯是宪法的组成部分
8.宪法的根本法地位表现在()
A.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与其他法律不同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宪法宣誓制度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16.1.61)
A.该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树立宪法的权威
B.宣誓场所应当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
C.宣誓主体限于各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D.最高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进行宣誓的仪式由最高法院组织
三、名词解释1.成文宪法
2.协定宪法
3.柔性宪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8年考研真题):
4.规范性宪法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简要说明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与一般法律的区别。:
3.简述不成文宪法的特点及构成。
4.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5.如何评价关于宪法本质的全民意志论?
五、论述题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根本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试述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3.有学者认为,人权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宪法说到底是人权的保障法。试从宪法的特征和价值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4.如何认识宪法的基本特征。
5.试比较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1:《美国宪法》序言中写道:我们美利坚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美的合众国、树立正义、保证国内治安、筹设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并谋吾人及子子孙孙永享自由和幸福,特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2:[德]叶林涅克在《国家通论》中做过如下论述:宪法是规定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和职权,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和各种原则的总和。[加]柯里在《民主政府与政治》中写道:宪法决定和规定最高的国家机关的设立。它规定这些机关与公民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材料3:[法]邦雅曼·贡斯当在《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中写道:我们的现行宪法正式承认人民主权的原则,那是超越任何个别意志的至高无上的普遍意志······由于贫困而永远处于依附地位的人,以及迫于贫困而不得不天天辛苦劳作的人们,对公共事务既不会比儿童们有更多的见识······凡有代议制议会的国家,至关重要的就是应该由有产者组成那些议会······
问题:(1)材料2揭示了宪法的哪些特征?
(2)试分析《美国宪法》《国家通论》《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三者对宪法本质的反映有何区别?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