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202408
1. 1.下图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图中信息反映了古代文明
A.起源时间基本相同
B.全部分布于大河流域
C.彼此之间完全隔绝
D.具有多源性和扩展性
2. 2.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其中包含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该史诗是( )
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天方夜谭》
3. 3.《西方史学史》中写道:“他的《历史》,行文流畅可诵而有韵致,被誉为用散文写成的史诗……不愧为‘史学之父’这一桂冠。”“他”指的是( )
A.苏格拉底
B.修昔底德
C.希罗多德
D.彼特拉克
4.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某古城遗址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该城的希腊式风格源于( )
A.日尔曼人的迁徙
B.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人的经商活动
5. 5.“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法国民法典》
D.《宅地法》
6. 6.某同学读书时做了以下记录:地跨亚非欧三洲、最高统治者苏丹、首都伊斯坦布尔、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成为欧洲列强蚕食瓜分的对象。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奥斯曼帝国的兴衰
B.德里苏丹国的兴起
C.拜占庭帝国的发展
D.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7. 7.14世纪的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据此可知,摩加迪沙①畜牧业兴盛 ②经济结构单一 ③工商业发达 ④对外交流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8.根据以下资料卡的内容可判断,其描述的是
物产:培植了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
行政: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
遗迹:马丘比丘城遗址
A.津巴布韦
B.印加帝国
C.笈多帝国
D.赫梯帝国
9. 9.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被评价为“人类历史上最艰辛的创举,没有任何其他成就可以超越甚至媲美”。这是因为该船队( )
A.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
B.成功横渡大西洋
C.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D.发现了纽芬兰岛
10. 10.“原先的美洲土著族群人口大量减少……有人估计北美洲的土著人口减少了95%。但是,美洲现有的人口接近1492年的10倍,因为有来自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的移民涌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殖民侵略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 ②奴隶贸易是人口迁移的原因之一③美洲地区存在族群混合的现象 ④价格革命推动了美洲的社会变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11.有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时指出:“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________,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横线上应填入( )
A.英国
B.波兰
C.意大利
D.法国
12. 12.“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
A.奠定了物理学发展的基础
B.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推动了理性认识的发展
13. 13.下图是某历史人物诞辰300周年的纪念邮票。画面上挥舞着翅膀的大脑冲出了鸟笼,飞向辽阔的世界,中间是其名言“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他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14. 14.“光荣革命”后,为巩固革命成果、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王位继承法》
D.《人权宣言》
15. 15.“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是( )
A.法国大革命
B.工业革命
C.1848年革命
D.十月革命
16. 16.1781年美国的《邦联条例》规定:中央需要经费时,只能向各州摊派款项,各州可以拒绝提供。1787年《联邦宪法》代替了《邦联条例》,规定国会有权直接向国民征税。这说明《联邦宪法》( )
A.强化了中央权力
B.实行了三权分立
C.增加了国民负担
D.刺激了经济发展
17. 17.19世纪中叶,俄国面临改革、革命交织的困境,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著名的“大改革”。这次改革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②直接触及了沙皇专制③仅限于废除农奴制度④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8.
18.下面是某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下列选项均为该书的各章节标题,最适合填在横线处的是
第七编列强新格局的形成与冲突
第十五讲____________
1.美国南北战争
2.明治维新
3.德意志的统一
4.意大利统一运动
A.人的重新发现
B.启蒙与革命
C.新势力的崛起
D.欧洲社会的转型
19. 19.某学习小组要制作视频短片“1825年的世界”,除了世界上首条铁路通车的场景,还可以选用的素材有①美国蒸汽船在海上航行 ②英国工业城市污染严重③德国汽车穿行城市之间 ④法国化学工业突飞猛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 20.1876年,爱迪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在这个“发明工厂”里他提出了近1300项发明专利;1878年,成立“爱迪生电灯公司”,大力推进他发明的白炽灯的生产和应用,几年后称雄欧美市场。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A.近代工厂制度开始形成
B.美国成为唯一的发明中心
C.跨国公司推动技术革新
D.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21. 21.1884年,列强为解决彼此矛盾、进一步瓜分非洲,在柏林召开会议。会上通过的重要原则是( )
A.民族自决
B.有效占领
C.大国一致
D.互不干涉
22.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这说明( )
A.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B.欧美列强之间矛盾尖锐
C.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3. 2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成为一战导火索的事件是( )
A.三国同盟形成
B.经济大危机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24. 24.下图是一战后创作的漫画《在和平会议上》,会议桌上是美、英、法等国在协商,桌下放着火药桶。它反映出
A.三国操纵了战后的国际会议
B.一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C.凡尔赛体系没有发挥其作用
D.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暗藏危机
25. 25.以下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华夫脱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海地的独立 ④古巴革命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26. 26.1930年,美国记者韦伯·米勒在印度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恐怖残忍的斗争场面,他的现场报道被世界1000多家报纸转载。《纽约时报》社论指出,英国因茶叶失去了美国,它正在因食盐失去印度。这场斗争( )
A.指的是阿姆利则惨案
B.冲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推动印度获得了独立
D.在提拉克的领导下开展
27. 27.1921年,正在苏俄考察的瞿秋白在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唯一的食品……现在丰富得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这一变化是因为苏俄实行( )
A.工业化方针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运动
28. 28.以下是墨西哥1917年宪法的部分内容,卡德纳斯改革措施中与此相关的是
国家在任何时候皆有权利对私产加以限制……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分散大地产;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
A.发展教育;改组国民革命党
B.限制教会;遏制军人的势力
C.土地改革;确立总统一任制
D.土地改革;将石油收归国有
29. 29.“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此政策( )
A.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B.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合作
C.标志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推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0. 30.1945年10月24日,成立了一个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该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不结盟运动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31. 31.两次世界大战均引起了国际秩序的变动,两次变动的不同点体现在①维护世界和平的目标 ②对战败国的处置方式③是否有强权政治色彩 ④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 32.1948年,美国政府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试图通过合作和资本主义重建欧洲经济;次年,苏联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议增加苏联与东欧国家间的贸易。这反映出( )
A.美苏合作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B.美苏冷战延伸到了经济领域
C.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全面冷战
D.欧洲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33. 33.根据下列“1951—1965年苏联工业产值对比图”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B.排斥市场经济的作用
C.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D.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4. 3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政策调整。其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整的核心是强化( )
A.市场经济
B.福利保障
C.国际协调
D.国家干预
35. 35.二战后,新加坡等国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科威特等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拉美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这说明鿚( )
A.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了加强
B.新兴国家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C.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充满曲折
D.各国摆脱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36. 36.下表统计了1950—2010年美国的产业增加值比例(单位:%)。它可用于研究二战后美国
①经济结构的变化 ②中间阶层的衰落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基本矛盾的改变(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7. 37.从1981年起,美苏之间开始中程导弹的谈判。下图是发表于1987年的时政漫画,画面中跛足的美国总统里根与苏联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刚刚签署了和平协议。以下解读正确的有
①军备竞赛制约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②美苏两国的关系暂时趋于缓和③古巴导弹危机因此得到顺利解决 ④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两国的共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8. 38.1991年,随着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该事件是( )
A.东欧剧变
B.德国统一
C.欧盟成立
D.苏联解体
39. 39.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汉语中的新词汇层出不穷,“移动支付”“物联网”“云计算”“共享经济”等新名词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
40. 40.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提供的“方案”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积极加入《巴黎协定》
关闭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