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站出行情况调查访谈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铁路客运站(高铁站、火车站)出行情况的研究,旨在了解并改善全龄人群在交通站场的无障碍出行体验。您的回答将对我们非常重要,本问卷采用匿名形式,所有信息将仅用于研究目的,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放心回答。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一、个人信息
1.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可选填,以便后续如有需要可联系您提供反馈)
2.您的性别:
3. 3.您的年龄:______岁
4. 4.障碍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视觉障碍;2.听觉障碍;3.平衡能力差或失调;4.难以解释信息;5.上肢不便、提携能力差;6.下肢不便;7.力量、耐力受限; 8.健康自理;9.其他)
5. 对高铁站内无障碍辅助(如助行装备,智能轮椅、行李托运等等)的功能需求及建议
6.在前往交通站场站及站内行进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场景或环节存在障碍问题?
请详述以下场景中遇到的无障碍问题和困难。(请结合括号内提示,用文字尽量详细描述所遇到障碍的位置及情况)
1.购票:在买票的时候,您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1. 线上购票存在操作复杂、难以上手的问题,验证码难以识别且缺乏语音提示;2. 自助购票机缺乏语音指导,信息显示不清晰且设备高度不适合轮椅使用者,界面复杂,难以独立操作;3. 人工窗口排队时间长,缺乏优先服务,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需额外寻求帮助;4. 支付方式不便,缺少适合特殊群体的支付选项等)
2.交通站点(如地铁站点、公交站、私家车网约车点、站前广场)到进站入口到达的过程中有哪些障碍?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1. 寻路困难,视觉障碍者因盲道断裂或被遮挡难以找到入站通道;2. 没有扶手或坡度过陡时轮椅使用者和推婴儿车的家长在坡道上行走困难;3. 大件行李携带者和轮椅使用者难以迅速找到无障碍电梯;4. 地面不平整或有缝隙,导致轮椅和婴儿车卡住;5. 无障碍坡道不足,换乘时需要反复抬起婴儿车或轮椅;6. 进出门口时,残障人士、老年人或携带婴儿车、大件行李者因自动门缺失或门过重,难以顺利通过等)
3.咨询\取报销凭证等:
取报销凭证\寻找咨询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如1. 难以快速定位咨询台或服务中心;2. 设备分布缺乏逻辑性,部分区域指引不足;3. 自助购票机和设备界面复杂,按钮高度不适合轮椅使用者或儿童;4. 部分设备缺乏语音提示或多语言支持,增加操作难度;5. 自动取票机屏幕字体小且界面复杂,老年人难以操作;6. 缺乏语音提示,视觉障碍者无法使用;7. 窗口排队时间长,缺乏专门服务通道,孕妇和老年人需长时间等待等)
4.入口安检处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如1.无无障碍检票口、无障碍通道位置不明显,需要额外寻找或询;2. 普通检票口过窄,轮椅或婴儿车无法通过;3.人工通道排队时间长,工作人员未及时协助,增加障碍人群等待时间;4.寻找路径困难,老年人、儿童及视觉障碍人群难以找到安检口和检票口;5. 空间指引不足,携带儿童或老人家庭出行者迷失方向;6. 放置随身物品到传送带困难等)
5.长距离水平交通:长距离水平通行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1. 寻路困难,盲道中断或缺失;2. 路径不清,通行区域标识模糊或矛盾;3. 通行障碍,扫地车、垃圾桶等占用行走空间,狭窄通道使携带行李或多人同行的家庭无法同时通过;4. 地面不平整或有台阶,行动不便者和推婴儿车的家长难以通过;5. 安全隐患,视觉障碍人群可能磕碰设施或撞墙,缺乏警示标志,老年人和行动缓慢者可能滑倒或误入危险区域;6. 光线不足或强光干扰,视力较弱的老年人难以正确判断路径,增加摔倒或迷路风险;7. 体力消耗大,长距离通行过程中,老年人、孕妇及推婴儿车的家长缺少休息点;8. 缺乏帮助,缺少志愿者或工作人员协助,视障人士及行动不便者需反复寻求他人帮助等)
6.垂直交通(无障碍电梯、扶梯等)上下楼层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1. 扶梯无扶手或未设置双层扶手,行动不便人群使用困难,儿童使用时存在滑倒风险,老年人使用扶梯时因扶手高度不适或行动迟缓存在安全风险;2. 视觉障碍人士因扶梯台阶前未设置盲道,难以定位无障碍电梯或扶梯入口,可能误判起始点或终点,造成摔倒;3. 扶梯未提供语音提示或预警信号,老年人和觉障碍人士难以预判扶梯结束时间;4. 出电梯或扶梯后缺乏明确方向引导,标识不清晰,易迷失方向;5.无障碍电梯未配备语音提示系统,视觉障碍人群无法获知楼层;6.电梯内按钮设计不合理,轮椅使用者需他人协助;7. 推婴儿车的家长因缺乏坡道或电梯空间狭窄,难以顺利进入;8. 电梯内盲文难以辨认,按钮高度不合适,导致视障人士无法独立操作等)
7.候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使用部分公共设施(厕所,饮水设备等)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1. 寻找设施困难:视觉障碍人士因缺乏盲道和语音提示,难以找到问询台、无障碍卫生间等关键设施;老年人和孕妇因标识不清或分布不合理,耗时过长才能找到座椅、饮水机或登车闸口;2. 饮水机:出水口高度不适宜,轮椅使用者、儿童及孕妇需他人协助取水;3. 候车座椅:无无障碍候车座位,行动不便人士难以找到合适的座位;4. 通道狭窄:轮椅使用者因候车区走道狭窄或座椅间距不足,无法顺畅通行;携带大件行李者在狭窄通道中容易与他人磕碰;5. 长时间站立候车,老年人、孕妇和行动不便人群容易产生身体不适;8. 携带儿童的家长因缺乏儿童活动区域,难以安置和管理儿童活动;9. 无障碍卫生间:缺乏清晰导向标识或被其他设施遮挡,部分人群无法找到;轮椅或婴儿车难以进入等)
8.检票:检票环节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1. 设备操作困难:检票闸机无语音提示,难以操作;人脸识别设备不灵敏或安装高度不适合,导致使用困难;2. 人工通道标识不清,无障碍通道被占用,造成混乱;3. 空间拥挤与等待困难:高峰时段安检区域拥挤,轮椅使用者或婴儿车难以进入排队区域,可能被人流挤压;4. 排队时间长,无休息区提供,老年人及孕妇需长时间站立等待;6. 携带大件行李或儿童的家长难以在无人帮助下完成安检操作等)
9.前往站台环节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站台候车及登车环节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1. 通行困难:自动扶梯上,携带婴儿车、推轮椅或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扶梯开始或结束处不易稳定;楼梯上,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上下楼梯费力,特别是行李较重时容易跌倒,视觉障碍人群因楼梯缺乏盲道或警示条,容易误踩摔倒;2. 接驳区域不明确:乘客常找不到对应车厢或登车区域,需反复询问工作人员或其他乘客;3. 天桥或站台缺乏语音导引系统,视觉障碍人群容易偏离路线;4. 登车困难:轮椅乘客登车时缺乏工作人员协助,车厢入口台阶高,缺少登车辅助设备。站台与接驳缝隙较宽,轮椅、小孩或行李容易卡住,增加安全风险,行动不便者需额外协助才能跨越缝隙等)

10.离站直至到达其他交通(汽车、公交、地铁)接驳点的过程遇到了哪些困难?

(如:1. 无障碍坡道:推婴儿车的家长和轮椅使用者在长坡或陡坡上使用时感到费力;2. 方向辨识与路径寻找困难:老年人或携带儿童的家长难以快速找到目标出口或接驳点,视觉障碍人士因缺乏语音导航设备或触摸导向图,需依赖外部协助;3. 出口区域指引不明确:首次到访的乘客容易迷路或误入无关通道;4. 广场空间问题:广场未进行人群分流,行人和车辆混杂,存在安全隐患,孕妇和行动不便者在未设座椅或遮阳设施的广场上长时间等待不适)

您认为在铁路客运站出行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便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请问您所经过的铁路客运站提供什么样的无障碍服务?
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和真诚反馈,这些信息将对我们改进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提升全龄人群出行体验具有重要价值!
更多问卷 复制此问卷